2021年3月17日学术沙龙
2021年春学期第一次研究生学术沙龙于3月17日晚18:00-20:00在教科院13号楼417室召开,出席的本次学术沙龙的是赵蒙成老师、杜连森老师、18、19、20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和20级小学教育研究生。
本次学术沙龙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小学教育的两位学生分享陈桂生老师《教育原理》的读书报告。肖婧主要汇报了该书在研究思想方面的启示,从吴国平教授对该书的评价入手,探讨该书的态度和立场、研究范式、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方法。最后得出关于研究者该如何学习:具有洞察力和教育敏感性。从事实出发,从观察现象中找寻课题,从实践中和从文献研究中提取有效信息。在完成论文时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使用不同的论证方式,做到有说服力。严谨的态度、孜孜不倦做研究的精神等。蒋习习从该书的“闲暇教育”引申出自己关于闲暇教育的观点,并通过访谈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的闲暇时间的使用情况。她发现:闲暇教育很少被提及,被家庭占据;对闲暇教育的认识不足;学校开设的闲暇专业课程较少,且没有确保落实,体育课自由活动,科学课由数学老师占据;闲暇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稀缺。由此提出一些措施:树立正确的闲暇教育观,强调个体的精神价值;发挥家庭闲暇教育功能,避免低俗的闲暇活动;小学生学会自主安排闲暇时间,归还时间个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闲暇新闻给习惯,有助于价值观的形成。
赵蒙成老师对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并提出了自己关于做研究、阅读的看法。首先,思考问题要联系当下的教育实际,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如把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放到当下的教育实际中去思考。和我们之前上学的时候,教师的地位是有所下降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其次,要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对于教学中,学生要做什么,教师要做什么,需要一个判定。根据我的经验,教师应该是引导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活动思考实践。接着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创新点有前瞻新,例如疫情期间的师生关系,智能化时代下教育技术的手段不断进步下师生关系如何变化,教师是否会失业,师生关系未来的走向。最后要学会追问: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综上,方可对概念的理解变得鲜活生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对核心概念的把握,对闲暇要有理论思维,不能只看表面现象。看到现象,要提升为理论的层面。读书要有问题意识,从问题出发。问题意识,不要把书上的内容当做结论去记忆,基于问题去读书。读书要联系社会现实;联系自身,问这本书读了和我自身有什么关系。读书要努力读完整本书,不需要在某个细节上花费太多的时间,继续往下读或许有更深的理解。最后要读写结合,除了写读书报告,对于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进行写作,会帮助自己梳理自己的思考,变得更加有条理。
本次学术沙龙的第二部分是由尤子腾和马雷鸣汇报最近的论文进展情况,汇报结束后由老师们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同学们对所汇报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建议尤子腾同学合理选择研究方法,规避无法保障确定性的风险。对马雷鸣的提问建议不要涉及太多概念,专注于职业道德教育即可。最后由赵蒙成老师进行总结发言。
2021年5月8日学术沙龙
本学期第二次学术沙龙于2021年5月8日下午14:30-17:00在教科院13号楼417室如期举行。赵蒙成老师及18-20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和20级小学教育学研究生们出席本次学术沙龙。
本次学术沙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孙羽汇报《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的读后感。在对本书的前半部分进行概括后,她提出,缄默知识转化—技能形成的内在机制—学徒制;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原则是隐形知识来自于行动者的亲自体验和实践。沈洪连提问,冰山理论是否可以应用到综合实践课程中。赵蒙成老师对此进行评论,知识和能力是有明显区别的,数学语文实践活动是不能归为综合实践课程里的。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是生活中的学习,力求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不是致力于去希望用其去改变学生的生活。在做中学、让学生有经验、有生活体悟是重要的。对于学科课程的主体还是以课程为主的,数学实践、语文实践只是促进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有效改革,不能本末倒置的。
第二部分是研二学生们汇报毕业论文进展,并提出问题。孙羽提问,大国工匠如何选择,是不是应该选择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大国工匠。赵蒙成老师认为,找到合适的访谈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会挖掘到,不在于对象的多少,在于质量。马雷鸣表示最近联系到了愿意合作的老师,在与老师合作讨论教学方案的设计。其他暂时没有问题。尤子腾表示近期的工作主要是在梳理理论基础部分,暂时没有其他问题。最后,赵蒙成老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我们在阅读和研究时要学会评价,要抓住核心,可以忽略部分细节。理解一定要有自己的评价,结合现在的社会现实和读过的其他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形成知识结构。对整本书要有整体框架,抓住核心,寻找自己的兴趣点。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同学们明晰了接下来要进行的科研任务,对自己的科研计划有了清晰了认知,对阅读科研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江苏师范大学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入站
暨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顺利举行
2021年10月18日下午15时,江苏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举行研究生入站仪式暨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仪式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第一会议室进行。我校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院长赵蒙成教授,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陈鹏教授,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刘海波副院长、高教研究所邓鹏所长、科技处刘志坚处长、建筑建造学院方桐清院长、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田国华博士等以及我校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代表共同参加仪式。
本次入站仪式共接收6名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进站,同时“江苏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实践基地”正式挂牌。
仪式上,双方领导就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和研究生工作站创建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交流。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刘海波副院长结合自己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经历与体会,对当前职业教育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提出期望。他指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新的更高层次要求。但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亟需开拓和完善的领域,这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同时也对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和教育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未来两校可以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与高层次教育科研攻关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互帮互助、各取所长,协同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鹏副院长回顾了两校合作申报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的初衷与经历,充分认可了江苏建筑职业学院在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对搭建研究生站平台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充分认可,并提出未来将要展开密切合作的重要方向,以促进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赵蒙成院长提出,职业教育研究不能浮于表面、要踏踏实实进行深度研究,深入实践场域进行切身体验方能够发现问题以便解决问题、优化实践。
随后,两校就研究生工作站下一阶段工作开展交换了意见,并针对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攻关、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研究生工作站是2020年8月由江苏师范大学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共同认定的创新人才培养和实践平台。研究生工作站由两校共同建设,江苏师范大学遴选研究生进站,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导师指导进站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育管理实践等相关工作,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首批研究生的进站,标志着双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开启全新的探索,未来将稳步推进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与发展。
2021年10月20日学术沙龙
本学期第一次学术沙龙于2021年10月20日下午15:30-16:30在教科院13号楼419召开。出席本次学术沙龙的有赵蒙成老师、陈鹏老师、王本贤老师、张晓寒老师、19-21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和20-21级小学教育学研究生。
本次学术沙龙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迎新,研一的三位同学分别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对三位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祝贺。赵蒙成老师和张晓寒老师对新生寄语:年轻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有远大的目标,提前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既要把基础补上,又要赶紧学习新知识,一定要注意学习方式方法。可以和师兄师姐多多交流,同时更要自己探索反思。
第二部分是两位老师分别分享了两份文件。陈鹏老师从职业本科、普职融通、综合高中、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几个维度对《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行了解读。赵蒙成老师解读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他提出,“双减”后最明显的表现是一大批教育培训机构关门,双减很有可能改变基础教育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会逐渐显示出来;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等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并不一定优,政策的效果要经由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最后赵蒙成老师总结,对于教育研究需要保持敏感度,尤其是教育政策。学术研究和政策的颁布是遵循的不同逻辑,在关注政策的同时应该从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领取和基础出发,注重理论的元素。政策遵循的是工作逻辑,与学术研究的逻辑不同。例如双减政策面对高考中考是否有效。实践和现实的落差是研究的出发点,具有学理性、以我为主,不能变成政策的传声筒。在做研究时要有历史的视角,不能看成一个横断面,职业教育从改革开放之后,就一直提倡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体质转型的时期,职业教育显得不合时宜,更加提出要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5日学术沙龙
2021年度秋学期第二次学术沙龙于2021年11月5日晚18:30-20:30在教科院13号楼417室召开。出席本次学术沙龙的有赵蒙成老师、19-21级职业技术教育学和20-21级小学教育研究生。
本次学术沙龙包括两个部分,首先由两位19级学生进行读书汇报。马雷鸣汇报的题目为《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对职业启蒙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启示》,从杜威生平、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杜威的职业教育观点、杜威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四个方面展开。通过分析论述,最后得出了杜威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几点启示,为丰富职业启蒙教育内涵提供理论基础;为职业启蒙教育中的德育实践提供指导。尤子腾汇报的题目为《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兼论与普洛瑟职业教育思想比较。从杜威与普洛瑟的职业教育对比;杜威与普洛瑟的职业教育认识观;杜威与普洛瑟的职业教育课程观;杜威职业启蒙思想与当下劳动教育的关系四个维度展开论述,最后提出了引人深思的问题:如何在职业启蒙中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以及劳动习惯,又如何在劳动教育中渗透职业启蒙的思想。
其次,学生们就自己读书、做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享,赵蒙成老师对此进行解答和概括,并且布置下一期的读书任务。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大家交流了学术经验、增进了彼此感情,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大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