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春
期刊论文:
[1]潘震鑫,蔡国春,胡仁东.以研究性学习助推高校“课堂革命”[J].江苏高教.2022(05)
[2]常芬,蔡国春.教育惩戒管理中契约精神的引入与践行[J].教育探索.2022(02)
[3]赵小丽,蔡国春.“师道尊严”式微的时代根源与创造性转化[J].江苏高教.2020(10)
[4]赵小丽,蔡国春.试论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以“解放兴趣”为旨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08)
[5]蔡国春,李培.“师者”的彷徨: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表征及其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08)
[6]蔡国春.改革在路上: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之省思[J].江苏高教.2019(12)
[7]蔡国春.论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建构与重构——基于学术权力独立性与统整性的考量[J].高等教育研究.2019(01)
[8]蔡国春,胡仁东,潘震鑫.寻根问路:高校章程建设之省思——基于文献研究的评述[J].江苏高教.2018(11)
胡仁东
1.期刊论文:
[1]潘震鑫,蔡国春,胡仁东.以研究性学习助推高校“课堂革命”[J].江苏高教.2022(05)
[2]胡仁东.“一流多元”高等教育:基本特征与建设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21(05)
[3]李惠子,胡仁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嬗变与启示——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范式[J].煤炭高等教育.2021(01)
[4]赵亮,胡仁东.美国一流公立大学筹资的表现、策略与启示——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20(11)
[5]胡仁东.信息经济学视角:高等教育个体需求研究的新探索——读刘文晓博士的《个人在高等教育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0)
[6]方兵,胡仁东.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动因、价值及哲学审思[J].中国远程教育.2020(04)
[7]胡仁东.大学学院治理:本质、维度与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9(11)
[8]吴丁玲,胡仁东.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遵循与行动策略[J]. 高校教育管理.2019(06)
[9]胡仁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经验与走向[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03)
[10]方兵,胡仁东.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国科技产业.2019(09)
[11]胡仁东,张欣,刘林,张伟,刘文晓.地方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三嵌套五结合”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8)
[12]方兵,胡仁东.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03)
[13]胡仁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评价体系之重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5)
[14]吴丁玲,胡仁东.中国教育用品出口增长的动力模式及其转换升级[J].江海学刊.2019(03)
[15]胡仁东.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分析框架[J].江苏高教.2019(05)
[16]胡仁东.南洋理工大学如何铸就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设计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19(01)
[17]王夫寿,胡仁东.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权力边界与行动准则[J].高校教育管理.2018(06)
[18]蔡国春,胡仁东,潘震鑫.寻根问路:高校章程建设之省思——基于文献研究的评述[J].江苏高教.2018(11)
[19]赵亮,胡仁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策略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8(06)
[20]胡仁东.论大学内部治理的转向——制度设计的视角[J].北京教育(高教).2018(10)
[21]吴丁玲,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治理中行政权力的制度设计——兼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江苏高教.2018(09)
[22]胡仁东.“双一流”建设助力大学组织治理范式转换[J].中国高等教育.2018(17)
[23]胡仁东,陈璐,季田田.共轭: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关系分析的全新视角——读《高等教育与人才集聚两种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02)
[24]张永伟,胡仁东.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哲学依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25]汪艳,胡仁东.高校智库建设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8(Z1)
2.报纸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刊发胡仁东教授所写的《学会管理: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书评。
张欣
期刊论文:
[1]党丽君,张欣.大学校长个人权威的价值探寻[J].高教论坛.2021(11)
[2]张冬梅,张欣.从外延式到内涵式发展:扩招二十年来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向[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
[3]鹿秀颖,张欣.政策工具视角下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文本研究[J].教育评论.2021(02)
[4]张冬梅,张欣.“帽子”缘起:高校教师荣誉的符号生产与消费[J].重庆高教研究.2021(06)
[5]张冬梅,张欣.国家意志与市场逻辑: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探析[J].高教论坛.2020(06)
[6]鹿秀颖,张欣.大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心理因素及应对策略[J].高教论坛.2020(05)
[7]鹿秀颖,张欣.近十年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19(Z2)
[8]胡仁东,张欣,刘林,张伟,刘文晓.地方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三嵌套五结合”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8)
[9]张欣,张广慧.场域视角下硕士生学术能力的提升策略[J].高教论坛.2018(12)
[10]冯潇,张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探析[J].高教论坛.2018(10)
周继良
期刊论文:
[1]周继良,吴肖,匡永杨.高校学生学业增值评价:基本属性、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1(12)
[2]匡永杨,周继良,吴肖.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类别演进、制度特征与发展趋势[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3]周继良,吴肖.寻根问路: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与经验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21(04)
[4]周继良.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与制度创新[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03)
[5]吴肖,周继良,杨梦晓.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的标准遵循与现实路径——“金课”建设视角的考察[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6]杨梦晓,周继良.“以本为本”的学术解读、现实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育探索.2021(03)
[7]杨梦晓,周继良,吴肖.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宏观管理制度的变迁及其特征——兼论其变迁的行为主体、动力与模式[J].高教论坛.2020(11)
[8]周继良.学科评估结果的理性评判及其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J].重庆高教研究.2021(01)
[9]周继良.高校学生评教中的强制参与:管制类型、制度逻辑与矛盾消解[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10]周继良.商学国际认证视角下我国商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现实路径——基于我国商学院通过国际认证的数据分析(2004~2018年)[J].高等教育评论.2019(01)
[11]秦雍,周继良,张金龙.商学教育国际认证体系与我国商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02)
[12]周继良,张金龙.学科评估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平衡[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06)
[13]周继良,秦雍.高校学生评教行为偏差基本类型及其与学生相关背景特征的关系[J].复旦教育论坛.2018(06)
[14]周继良.高校学生评教行为偏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8(02)
刘林
期刊论文:
[1]刘林,张红峰.台湾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个案考察[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01)
[2]刘林,陈晓梅.“第一学历歧视”怪象亟待破除——基于J大学硕士生第一学历与其综合能力的相关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01)
[3]刘林,张敏,宗晓华,王笔扬.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及其影响的再认识——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苏高教.2020(10)
[4]刘林,季田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再认识[J].煤炭高等教育.2020(01)
[5]胡仁东,张欣,刘林,张伟,刘文晓.地方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三嵌套五结合”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8)
[6]陈晓梅,刘林.翻转课堂:走出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的一种尝试[J].滁州学院学报.2019(01)
赵峻岩
1.期刊论文:
[1]徐华芝,赵峻岩.高校内部治理内卷化:表现与突破[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01)
[2]王婷,赵峻岩.循证教育学理论与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21(01)
[3]江晨,赵峻岩.劳动即游戏:儿童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9)
[4]周思,赵峻岩.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闲暇意识的价值意蕴及路径[J].教育探索.2020(03)
[5]江晨,赵峻岩.近十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热点研究——基于关键词共词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9(02)
[6]周思,赵峻岩.适合的教育视域下教师关键能力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9(03)
[7]周思,赵峻岩.论“适合的教育”:内涵与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9(01)
[8]周思,赵峻岩.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生指导方式适切性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18(03)
2.发表在会议上的文献:
[1]史宇忻,赵峻岩.认知偏差:家庭劳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A].2020
[2]史宇忻,赵峻岩.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再出发[A].2019
熊静
期刊论文:
[1]熊静.重点高校专项计划大学生学业适应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03)
[2]熊静,杨颉.“重塑自我”的学习实践:专项计划生精英大学学业融入的个案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20(03)
[3]熊静,杨颉.招生政策倾斜背景下农村、贫困专项计划大学生学业适应研究——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8(07)
[4]熊静,杨颉.过渡与适应:哈佛大学新生指导与支持服务体系探微[J].高教探索,2018(07)
[5]熊静,杨颉.关于改善“专项计划”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建议[R].高等教育学会研究专报,2018(06)
张伟
1.期刊论文:
[1]张伟.现代大学导学关系失范的逻辑本源与超越之途[J].北京社会科学.2022(04)
[2]张伟,刘宝存.全球竞争时代的教育软实力:内涵、挑战与因应[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01)
[3]张伟.比较教育的跨文化视角:批判与超越[J].比较教育研究.2022(01)
[4]李丰旭,张伟.超前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选择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08)
[5]张伟.全球留学教育的发展动向与中国作为[J].山东高等教育.2021(03)
[6]张伟.谁之教育?何种公平?——美国社会教育公平问题审视[J].比较教育学报.2021(03)
[7]张伟.美国高校兼职教师崛起的原因与影响探微[J].比较教育研究.2020(06)
[8]张伟.研究范式的德美之变——论学术研究在早期现代大学中的演进[J].高等教育研究.2019(12)
[9]胡仁东,张欣,刘林,张伟,刘文晓.地方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三嵌套五结合”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8)
[10]张伟,段世飞.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变迁趋势及困境探析[J].山东高等教育.2019(02)
[11]段世飞,张伟.人工智能时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趋向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9(01)
[12]张伟.冲击与调试: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崛起现象探微[J].教育科学.2018(05)
[13]刘宝存,张伟.文化冲突与理念弥合——“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型世界公民教育刍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04)
[14]《The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 Progress, Problems andSuggestions》,《Chinese Education& Society》, 51:4,248-259,第一作者。
[15]《Creativity, ProactivePersona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ialAlertness》,《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8(9):1-10,第三作者.
2.学术专著:
张伟.《美国公立大学非终身聘用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朱玉山
期刊论文:
[1]饶蕾,朱玉山.自由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05)
[2]朱玉山.中美公立大学治理社会参与阶梯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06)
[3]朱玉山.美国公立大学治理的社会参与制度:历史演进与基本特征[J].高教探索.2020(11)
刘文晓
1.期刊论文:
[1]刘文晓,张晓寒.何以获得学业成就:对学业抗逆及其保护因素的再审思[J].煤炭高等教育.2021(06)
[2]刘文晓.使命宣言:“双一流”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新工具[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3]胡仁东,张欣,刘林,张伟,刘文晓.地方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三嵌套五结合”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8)
[4]刘文晓.家庭背景因素对个体高等教育求学动机的影响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5]WenxiaoLiu , Xiaohan Zhang.Analysis on the Sourc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forSenior Three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Differences: An EmpiricalStudy Based on 5,068 Valid Questionnaires[A].2021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ETIS 2021)[C]ClausiusScientific Press,2021.pp.217-232.
[6]WenxiaoLiu , Qun Chen,Xiaohan Zhang.Studying or Working: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Higher Education Regulating Social Employment——Analysis based on data fromOECD[A].2021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Information System (ETIS 2021)[C]Clausius Scientific Press,2021.pp.246-255.
[7]Wenxiao Liu.Risk Perception of Individuals in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Decision-ma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J].ForestChemicals Review,May-June 2022 Page No.45-57.
2.学术专著:
刘文晓.《个人在高等教育选择中的信息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
朱景坤
期刊论文:
[1]王玲玉,朱景坤.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01)
刘礼明
期刊论文:
[1]刘恺,刘礼明,朱良云,高玉玉.退役军人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
[2]任欢欢,董永权,刘礼明.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1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21(08)
[3]任欢欢,刘礼明.高校文科教师科研持续力优化研究——基于JS大学科研数据与访谈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1(04)
[4]刘礼明.战“疫”情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0(09)
[5]何文兵,刘礼明.强化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管理的思考[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8(09)
高田钦
期刊论文:
[1]尤莉娟,高田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03)
[2]蒋燕,高田钦.“大学文化力”相关研究文献述评[J]. 江苏高职教育.2022(01)
[3]王高峰,高田钦.高校辅导员研究现状、热点和演进趋势研究——基于2001—2017年CSSCI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2020(05)
[4]李宗芸,高田钦,郑元林.生物农学视角下生物学博士“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师范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8(06)
[5]尤莉娟,高田钦.控制视角下高校企业管理要素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09)
[6]高田钦,蒋燕.墨尔本大学教育硕士“临床实践”实习体系探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03)
[7]张凡,高田钦.大学文化力审视与培育[J].江苏高教.2018(05)
[8]高田钦,蒋燕.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硕士“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解读与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2)
[9]王高峰,张淑林,刘丽,高田钦.工程硕士教育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基于CSSCI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18(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