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栏目信息Column’s Other Info

  • 百香书会第六期

  • 2024-07-03

时间2024年5月31日18:30地点泉山校区13#417
主持人张建国老师、王桃英老师参与人数4人

读书会内容:


本周读书会上,老师和学员继续深入探讨柏拉图的经典著作《理想国》第二章。读书会伊始,张老师巧妙地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讲解-倾听”模式,鼓励学员们勇敢地提出自己在阅读第二章后的疑惑和不解。

对于学员“如何区分道德和道德绑架”的问题,张老师指出:区分道德和道德绑架的决定因素是道德行为是否是由自由意志所做出的决定。道德是个人的事,应该避免群体压迫和奖励诱使,道德的回报大多是个人给予自己的精神奖励,应该让“做好事只是举手之劳”成为社会风气。王老师联系教育,拓展了有关道德回报的思考:外在的奖励有时候会转换为手段推动正义,比如奖励孩子并不只是正义的结果,也会无意间成为促进孩子继续施行正义的手段。

对于“施行正义的人是否应该要求回报”的问题,大家延伸并探讨了当下的感恩教育,得出结论:感恩教育是有必要的,但前提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知道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王老师指出在公共与私人关系中,对正义行为的态度应有所区别,私人关系中的正义行为应更加注重分寸与距离。

学员将书中对话与生活联系起来,对书中“是否要抛弃丑恶的假故事”的讨论提出疑问: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教材内容,选择教材内容的标准是什么?张老师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两维度给出了深入的解答,阐述了选择教育内容的标准。王老师则补充:当前乡村学生的教育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存在脱节现象,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更加关注各地区的实际需求。

此次读书会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理想国》哲学思想的理解,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智慧与启示。通过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学员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宽,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撰稿人:史子言

审核: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