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栏目信息Column’s Other Info

  • 教育学院“学长归来”第一期成功召开

  • 2024-10-23

5月24日上午,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长归来”第一期成功举办。章乐学长应邀在13号楼106报告厅作了主题为“现代学校中的病态竞争及其应对”的讲座,王中男学姐作了主题为“高质量论文何以形成——“逻辑”视角的审视”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代建军副院长主持,我院全体研一、研二学生及部分本科生参加。

第一场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长的经历回顾,第二部分为学长的研究内容分享。讲座伊始,章乐学长为我们分享了他的受教育经历,并结合其学习经历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即保有一颗坚持之心、对生活制定明确规划、培养好奇之心及常怀感恩之心。随后,章乐学长以现代学校中存在的病态竞争现象为例,基于教育与生存关系的思考为逻辑起点来阐述此次主题讲座。首先,章乐学长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学校竞争中存在的病态表现,并指出由具有积极意义的竞争到病态竞争的转变已成为校园中的常态,并引起社会的关注及诟病。病态竞争可直接致使学生极度恐惧失败,变得冷漠与自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归因于当前学校场域内流行的“分数崇拜”、“好生差生”、“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贴标签行为。其次,章乐学长从教育与生存的关系来看待病态竞争的缓解,为我们梳理了教育与生存关系的演变历史及现实境况,由此提出重建教育与生存的病态竞争缓解策略。章乐学长指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闲暇的权利,每个人都要从事生存劳动,教育与生存之间存在互相蕴涵的联系,因此倡导现在社会应突破二元思维导致的教育竞争激化的观点,重新理解现代社会中的“职业”,并设计一种满足教育与生存的课程。最后,章乐学长指出,上述观点尽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要真正从社会到教育,从教育到个人真正转变这种思维方式,还需现代人和现代教育的不懈努力。章乐学长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及丰富的学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深刻且精彩的讲座,会后,同学们均表示受益良多。

第二场讲座伊始,王中男学姐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她的宝贵经验,即目标要明确——成为更好的自己,方法要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品质要有保障——兼备专注力与毅力。接着,王中男学姐从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维度出发,以题为“学习评价价值观的转变研究”的研究报告为例,清晰地阐述了高质量论文何以形成。内容维度主要包括思想观点、逻辑、结构、论述、语言等五个关键点。示例:“学习评价价值观的转变研究”,其核心思想观点是“学习评价价值观的转变——从“失衡”走向“平衡””;逻辑结构遵循“Why-What-How”的经典逻辑,主要回答三个问题:当前的学习评价价值观为什么要转变,应该转向什么样的学习评价价值观,怎样才能转向这种学习评价价值观,此外,大框架下要有具体的研究内容,其维度是多样化的,比如历时性维度与共时性维度,社会维度与个人维度等。形式维度主要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英文翻译、作者简介、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等。需要注意的是,标题应内含问题,言简意赅;摘要应概括主旨,兼有形式与内容;关键词是摘要的摘要,3-8个;作者简介需提供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单位、职务、职称、学历、研究方向等信息;联系方式不能忘,手机、电子邮箱。讲座尾声,王中男学姐对此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醒同学们关于投稿的注意事项。

章乐,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2级本科生,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德育学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基本理论、德育课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与道德教育等。南京师范大学“中青年领军人才”青年学术骨干、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编写者,“人民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编写者。已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1项,博士论文曾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王中男,女,江苏徐州人,教育学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编辑。本硕博期间皆为教育学专业,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是课程评价文化、学习评价价值观。